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痛饮狂歌,百计强留,风光无奈春归。春去也,应知相赏,未忍相违。卷地风惊,争催春暮雨,顿回寒威。对黄昏萧瑟,冰肤洗尽,犹覆霞衣。
多情断了,为花狂恼,故飘万点霏微。低粉面、妆台酒散,泪颗频挥。可是盈盈有意,只应真惜分飞。拚令吹尽,明朝酒醒,忍对红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即将结束时的一场小雨中,作者与朋友饮酒赏花的情景,充满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痛饮狂歌"三句,直接写出作者和朋友拼命喝酒唱歌,想尽办法留住春天,但春天还是无情地要走了。这里用"痛饮狂歌"的放纵,反衬出留不住春天的无奈。

接着"春去也"三句很动人:春天要走了,但我们应该记住它美好的一面,不忍心责怪它的离去。这种对春天的宽容态度,其实是在安慰自己。

然后描写突然刮起的风和雨,让天气又变冷了。黄昏时面对这样萧瑟的景象,但牡丹花依然美丽,像穿着彩衣的美人。这里用"冰肤洗尽"形容雨打花朵,而"霞衣"则描绘出牡丹的艳丽。

下片(后半部分): 写作者因为爱花成痴,看到花瓣被雨打落而烦恼。雨点打在低垂的花瓣上,就像美人酒宴散场后对着镜子流泪。这里把落花比作流泪的美人,非常形象。

最后几句是整首词最精彩的部分:雨点看似多情,其实是在催花凋谢。就算今晚拼命喝酒,明天酒醒后,还是要面对满地落花的凄凉景象。"忍对红稀"四个字,把那种不忍心看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通过喝酒、风雨、落花这些具体事物,把惜春之情写得既热烈又伤感。最妙的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风雨像无情的催花者,花朵像多情的女子,让整首词充满了戏剧性的情感冲突。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