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题吴枚庵《慢香词》

金荃旧谱,有新声、一卷叠珑玲。
界出乌丝小字,随意写云屏。
拟把红牙低唱,向筵前、拍了又重停。
借名香炷就,碧窗影里,消受客灯青。
回首吟坛销歇,剩年时、春恨记星星。
直待千帆过尽,细数旧旗亭。
残月晓风何处,甚天涯、词客各飘零。
怕高楼一带,潇湘归雁,有人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为友人吴枚庵的词集《慢香词》所写的题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的美:

1. 音乐与文字的交融 开篇用"金荃旧谱"(唐代温庭筠词集的代称)比喻传统词乐,说吴枚庵的新词像玲珑玉器般清脆悦耳。那些写在云纹屏风上的蝇头小字("乌丝小字"),让人想用红牙拍板(古代打节拍的乐器)轻声吟唱,却又因陶醉而屡屡停顿——这种描写让读者仿佛听见了词作的音律之美。

2. 创作场景的温馨 "碧窗影里,消受客灯青"勾勒出文人雅士在青灯下品词、焚香、切磋的闲适画面。这里的"客灯"暗示这是朋友相聚的夜晚,灯光与熏香共同营造出文艺沙龙的氛围。

3. 对词坛变迁的感慨 下半阕转向深沉,用"千帆过尽"比喻时光流逝,曾经的词坛盛况不再,只剩零星春愁记忆。化用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典故,暗指当代词人像柳永一样漂泊天涯,彼此离散。

4. 含蓄的思念之情 结尾最耐人寻味:词人担心高楼上的听雁人(可能指吴枚庵或共同友人),会因听到潇湘归雁的鸣叫而触动乡愁。这里的"潇湘雁"既是实景,也暗含"鸿雁传书"的期盼,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

全词就像一场微型音乐会:上阕是轻快的乐章,展现词作的精致;下阕转入慢板,抒发文人相惜之情;最后以雁鸣余韵作结,留下悠长回味。通过音乐意象(红牙、唱拍)与自然意象(雁、灯、香)的交织,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道出了文艺创作中的孤独与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