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四

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美景中孤独等待的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拉开序幕:花丛中蝴蝶成双飞舞,柳堤上鸟儿欢快鸣叫。这里用"双飞"和"百舌"(形容鸟鸣声热闹)两个细节,突出了春天生机勃勃、成双成对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绝",直接道出主人公的失落心情。虽然眼前春色正好,但因为等不到心上人,所有美景都变得毫无意义。"徒劳"二字特别有力,说明主人公的期待完全落空,"心断绝"更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和痛苦。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热闹的春景反衬孤独的心境,形成强烈对比。蝴蝶成双、鸟儿欢叫,越发显得主人公形单影只。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诗歌语言虽然简单,但通过精准的意象选择和情感对比,成功营造出一个令人共鸣的等待场景。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