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介臣伴读归省济南
□天迷濛日脚消,雪花散乱风飘萧。
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东风匹马去千里,仰视王屋当云霄。
到家方慰母心喜,入门更听儿啼娇。
华灯夜照舞衣热,髣髴鸣凤和笙箫,暗黄著柳垂长条。
虎闱春信趣还镳,一杯迟子城南桥。
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东风匹马去千里,仰视王屋当云霄。
到家方慰母心喜,入门更听儿啼娇。
华灯夜照舞衣热,髣髴鸣凤和笙箫,暗黄著柳垂长条。
虎闱春信趣还镳,一杯迟子城南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主要是为了送别张介臣伴读回到济南老家。让我们逐句来分析这首诗的魅力。
1. “□天迷濛日脚消,雪花散乱风飘萧。” 这两句描述了送别时的天气情况。天空昏暗,雪花纷飞,风势凛冽,营造出一种寒冷、凄清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为整首诗奠定了悲伤、忧郁的基调。
2. “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这里描述了张介臣伴读穿着厚重的衣服,感觉像是被铁压着一样沉重。他想喝酒来驱寒,但却无法如愿,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这两句诗展现了送别时的艰难环境,突显出离别的艰辛。
3. “东风匹马去千里,仰视王屋当云霄。” 这里用“匹马”形容张介臣伴读独自踏上归途的孤独情景。“东风”寓意着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和新生。“仰视王屋当云霄”则表达了他归家的路途遥远和决心。
4. “到家方慰母心喜,入门更听儿啼娇。” 这两句描绘了张介臣伴读回到家的情景。回到家中,母亲的心才得以安慰,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更显得家庭的温馨和喜悦。这表达了归家后的温暖和幸福。
5. “华灯夜照舞衣热,髣髴鸣凤和笙箫。” 夜晚,华灯璀璨,舞衣翩翩,仿佛有凤凰在鸣唱,笙箫和谐。这是对张介臣伴读家中热闹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家的热闹和喜庆。
6. “暗黄著柳垂长条,虎闱春信趣还镳。” “暗黄著柳垂长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新绿,长条垂挂。“虎闱春信趣还镳”则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好消息和张介臣伴读归家后的新开始。
7. “一杯迟子城南桥。”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城南桥上,以一杯酒作为临别的告别。这杯酒寄托了深深的友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描述张介臣伴读归家的过程和他所经历的环境、心情变化,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回家的喜悦以及新生活的期待。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