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绿野(yě)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绿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南。开:创立,建设。物华:万物的精华。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gèng)种花。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因为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桃李:代指学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注释
奉和:做诗词和别人相应和,达到一唱一和的效果。
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因为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又绿野堂为裴度之宅,所以这里的令公是指裴度。
绿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南。《旧唐书 裴度列传》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开:创立,建设。
物华:万物的精华。
桃李:代指学生。
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非常生动的画面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令公)。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像拍电影一样带我们来到现场:绿野堂的大门一开,里面全是珍奇的花草树木(占物华),过路的人都会指着说"这就是令公住的地方"。这里用路人自然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主人的声望。
后两句是整首诗最妙的地方:诗人说令公培养的优秀人才已经遍布天下(桃李满天下是比喻学生很多),就像满堂盛开的鲜花一样。既然已经有这么多"人才之花"了,哪里还需要在房前另外种花呢?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种花"这个具体小事,比喻培养人才的大事 2. "桃李满天下"这个现在常用的成语就出自这里 3. 通过反问句"何用堂前更种花",把对令公的赞美推到最高点 4. 整首诗读起来轻松明快,但包含的赞美之情非常深厚
简单说,这首诗用种花作比喻,既夸主人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又赞美他品德高尚,根本不需要其他装饰来彰显自己。这种含蓄又高级的赞美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