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歌四叠
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
行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
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
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
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陇头水歌四叠》是古代的一首描写离别和思念之情的诗词。诗歌通过陇头的水流和行人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
诗歌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着相同的主题,但每一部分强调了不同的情感和情景。
第一部分:行走的匆忙与愁思
“陇水流何驶,征人去何长”——陇头的水流得如此之急,就像远行的丈夫走得那样匆忙。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匆忙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分离所带来的无奈和不舍。
“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不提及金闺里的月光,因为那月光是如此的寒冷,宛如铁甲上覆盖的霜。这里用“金闺月”指代温暖的家庭生活,而“铁衣霜”则象征着丈夫在外的艰辛和孤独。这一句突出了家庭的温暖与远行的寒苦之间的对比,间接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
第二部分:行人的去向
“行人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询问行人在哪里,据说他在陇西县。这句直接道出了行人的具体地点,而“闻”字则表明这消息可能是不完全可靠的信息,增加了几分不确定和期待。
“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陇头的山坡高得几乎遮住天空,远行的人在长安已经看不见了。这不仅描述了地理的高程,也暗示了分离的遥远和不可见,增加了情感的沉重感。
第三部分:思念之情的加深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悲凉的风像陇头的树,滴落的泪水如同陇头的水。这里用自然界的风和水来比喻内心的悲伤,泪水如流水般连续,痛苦如风声般无处不在。
“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女子的思念如千丝万缕,而男子的情意却只有一纸书信。这一句指出了女子的深情与男子回应的不足,突出了思念与等待的落差,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第四部分:希望与怨望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男子还未到陇头山,怨恨通往那里的路太短,不能直接到达天边。这表达了女子希望男人能尽快到来的心情。
“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男子已经渡过陇头的水,却又怨恨通往那里的路太长,无法直接到达地面。这一句表明了即使男子已来到眼前,女子仍因路途漫长而感到不满,虽然是一种抱怨,却也体现了对相聚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情景,细腻地展现了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既有对远行的担忧和不安,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希望。诗歌的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是一首典型的古代思妇题材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