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者回欢又聚,离愁乍掩,渐谙春意。
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
重料理。
萦尘系梦,多应惜坠。
月何处、甚良宵,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
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
空咽泪。
天涯此情谁寄?
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
重料理。
萦尘系梦,多应惜坠。
月何处、甚良宵,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
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
空咽泪。
天涯此情谁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团聚的渴望。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点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
聚与离: 诗人回忆起和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但很快这种快乐被离愁所掩盖。诗人渐渐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这份快乐不持久,暗示着即将面临的离别。这也反映了人们在相聚与分离之间挣扎的普遍情感。
情感的询问: 诗人问自己心中思念的情感有多深,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询问,这种间接的方式让人感受到思念的复杂和难以言说。
复述过往,预感未来: 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预感未来的离别。他反复提到“萦尘系梦”,意思是过去的回忆如同尘埃中的梦,难以捉摸,却始终令人怀念。
月亮的意象: 词中提到的“月何处”,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团聚的期盼。但这种期盼似乎又是虚幻的,因为诗人说“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即今夜想要团聚却找不到方法。
倚栏等待: 诗人倚着栏杆,回味过往,担心月亮也被素娥(月亮的代称)惊醒。这里通过对月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相聚的渴望。
花儿和思恋: 诗人将自己比作被花儿嫉妒的对象,花儿竟因思念而破碎。这里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难以忍受的痛苦。
结语: 词的最后,诗人感叹天涯之隔,这种距离使得情感无法传递。这种孤独和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离别与相聚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性质。它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