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
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
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
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
今为搪政孙,学与不学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回忆家族往事,感慨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

前四句说:作者的祖先(先公)是个敢说真话的人,当时家里穷得连书都没有(蔡林古无书)。为了糊口,家人只能卖竹席窗框(卖窗箔),把剩下的竹壳(编箨)收集起来当纸用。

中间四句描述:祖先就在这些竹壳上练字,字迹小得像爬行的虫子(琐细行虫蛆)。但正是这种刻苦精神,让后代子孙(奕世)都能穿上体面衣服(衣冠),成为有教养的人(出门闾)。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反思:现在自己作为官员的孙子(搪政孙),反而要思考到底该不该认真读书(学与不学欤)。这里用反问语气,其实是在自责没能继承祖先勤学的传统。

全诗通过"竹壳练字"这个生动细节,展现了寒门学子逆袭的艰辛历程。最后用今昔对比,提醒后人不要忘记根本,延续了中国人"诗书传家"的传统价值观。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就像长辈在饭桌上讲的家史故事。

谢直

谢直,一名希孟,字古民,号晦斋,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