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译文及注释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杨柳枝在花草盛美的春天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可恨年年折枝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往日依依的章台柳随着秋天的到来,已不再是颜色青青了。纵然郎君来了,当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纵使:即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枝在花草盛美的春天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可恨年年折枝赠离别。
往日依依的章台柳随着秋天的到来,已不再是颜色青青了。纵然郎君来了,当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注释
纵使:即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面上写的是杨柳,实际上借物抒情,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杨柳枝,芳菲节"描绘了春日杨柳依依、花草芬芳的美好景象。但紧接着"可恨年年赠离别"笔锋一转,点出杨柳自古就是送别的象征,年年见证着人们的分离,这种美好反而成了离别的见证,令人遗憾。

后两句"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更有深意:一片落叶突然宣告秋天到来,暗示时光飞逝。这时诗人感叹:就算你(指离别的人)现在回来,这枯萎的柳枝也不值得折取了。这里用柳枝由盛转衰的变化,暗喻人生易老、物是人非的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杨柳的生命周期暗喻人生际遇 2. "可恨"二字道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3. 最后反问句余韵悠长,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错过的人和事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你"或"我老了",而是通过杨柳的变化,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况味,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之美的典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