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如虞彦恭寄钱逊叔)

平山堂上,侧盏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银涛东注。钱郎英远,满腹贮精神,窥素壁,墨栖鸦,历历题诗处。
风裘雪帽,踏遍荆湘路。回首古扬州,沁天外,残霞一缕。德星光次,何日照长沙,渔父曲,竹枝词,万古歌来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平山堂上喝酒远眺,触景生情,怀念友人钱逊叔(字彦恭)的深情之作。全词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豪迈的江湖气概和真挚的友情。

上片(前五句)是实景描写:作者在扬州平山堂侧着酒杯,醉眼望着远处的五州山和奔涌的江涛,想起满腹才华的钱逊叔。这里用"银涛东注"的壮阔景象,暗喻钱逊叔的才情如江水般奔涌。看到墙上友人题写的诗句,更勾起思念。

下片(后六句)转入虚写:想象友人戴着风雪帽、披着挡风裘,踏遍湖北湖南的潇洒身影。回望扬州时,只见天边一缕残霞,暗示相聚无期。最后用"德星"(比喻贤人)表达期盼:什么时候才能和友人重逢,一起听渔歌、唱竹枝词,享受这美好的黄昏呢?"万古歌来暮"一句,把短暂的相聚愿望升华成永恒的友情赞歌。

全词妙在三个特点: 1. 画面感极强:从醉望江山到题诗墙壁,从风雪行旅到天边晚霞,像电影镜头般切换 2. 情感真挚: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通过"德星光次何日照长沙"的期盼,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3. 江湖气概:无论是"踏遍荆湘路"的豪迈,还是"万古歌来暮"的洒脱,都展现文人特有的侠客情怀

最打动人心的还是最后五句:把对友人的等待,比作等待贤人降临般郑重,又把相聚的快乐想象成传唱千古的渔歌,这种既庄重又洒脱的情感表达,正是宋词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