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登胶山四首 其三

莓苔称坐翠沾衣,对景无因问是非。
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
人来绝顶双峰抱,云落平芜一鸟飞。
咫尺家山游兴熟,那堪佳节更相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登胶山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意趣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诗人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衣服都被染绿了。面对眼前美景,他暂时放下了世俗的是非烦恼。这里用"翠沾衣"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山林的葱郁。

中间四句是登山途中的具体景象:幽深山谷藏着春色,樵夫的小路隐没其中;古老的石碑被苔藓覆盖,字迹模糊难辨。当登顶远眺,只见两座山峰环抱,白云低垂处有飞鸟掠过平原。这些画面由近及远,层次分明,既有幽静之美,又有开阔之致。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虽然家乡近在咫尺,但自己常年在外,连清明这样的重要节日都不能回家。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慨,让整首诗在美景之外,多了份游子思乡的淡淡忧伤。

全诗妙在将清明时节的山水之美与人生际遇自然融合,既有"苔痕上阶绿"的细腻观察,又有"云落平芜"的壮阔视野,最后落笔于佳节思亲的普遍情感,读来亲切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