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董樗亭来始见钱莼䰻寄我新词而莼䰻之墓已有宿草矣怆怀我友渍泪成词即用莼䰻来韵并求竹垞朱十亦一继作

故人新化鹤,今宵月、含泪盼瑶京。
念别我西园,朱曦翕赩,送君南浦,雪浪掀腾。
谁曾料、人间琼树折,天上玉楼成。
湘瑟才弹,便惊绝调,粉笺刚到,遽隔前生。
新词沈吟遍,斜行字,银钩虿尾纵横。
留向愁中细阅,醉后閒评。
怅一带新蒲,碧凄杜甫,千门御柳,绿怨韩翃。
不待邻家笛起,早悔浮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悼念亡友钱莼䰻的深情之作,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故人化鹤"的典故,暗示朋友已离世。作者在月夜含泪遥望京城,回忆起两人分别时的场景——西园的烈日、南浦的浪花,这些自然景象都成了情感的见证。"琼树折""玉楼成"比喻朋友的才华陨落、灵魂升天。最痛心的是,刚收到朋友寄来的新词作品,转眼却已阴阳两隔,就像湘妃弹琴才起调就断了弦,刚收到信笺却已成遗作。

下片(后半部分): 作者反复读着亡友寄来的新词,那些笔力劲健的字迹(银钩虿尾形容书法好)现在只能在愁苦中细读、借酒品味。看着春天的新蒲绿柳,本该是美景,却像杜甫、韩翃诗中的愁绪一样令人伤感。最后两句最扎心:还没等到邻居吹起悼亡的笛声(借用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作者就已后悔追逐虚名,暗示若能重来宁愿多陪伴友人。

全词亮点: 1. 用"刚收到词作就永别"的强烈对比,突出人生无常 2. 把书法、音乐、植物等日常事物都变成悼念的载体 3. 结尾"悔浮名"道出中国人"失去才懂珍惜"的普遍情感 4. 善用杜甫、韩翃等诗人典故,让个人哀思具有文化厚重感

就像我们突然收到已故朋友的微信,那些最后的对话会成为最珍贵的遗物,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正是这首词打动人的核心。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