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霁空如水。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笑声里。摘得半钗,金蕊来至。
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美景,同时融入了人生感慨,情感细腻而富有层次。
上片写景: 开篇用"霁空如水"勾勒出雨后天晴的清澈天空,接着用"落木坠红"与"遥山堆翠"形成红绿相映的秋日画卷。词人独自站在台阶上,听着风中隐约的声响(原词缺字处可能是笛声或钟声),看着云间飞过的雁群。"已凉天气未寒时"精准捕捉了初秋特有的舒适凉意,带出"一年中最美时刻"的感叹。突然插入了生活小景:女子笑着摘下半支金菊发钗,为下文饮酒赏花埋下伏笔。
下片抒情: 先写把菊花斜插在帽子上,又将花瓣揉碎泡酒("琼蚁"指酒面浮沫)。举杯祝寿时却涌起复杂心绪——词人用"牛山沾衣"的典故(齐景公登牛山感叹人生短暂而落泪)反其道而行,认为佳节应当欢醉。结尾笔锋一转,用晨起看见蝴蝶也为花谢发愁的画面,含蓄道出时光易逝的惆怅。
全词妙在: 1. 动静结合:静景(天空、远山)与动景(飞雁、摘花)交替 2. 情绪起伏:从赏景的愉悦到祝寿的热闹,再到人生短暂的感伤 3. 生活气息:插花、饮酒等细节让哲理思考不显空洞 4. 结尾留白:用蝴蝶愁花谢的拟人手法,比直接抒情更耐人寻味
词人通过秋日饮宴这件小事,写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坦然,这种"乐中带忧,忧而不伤"的平衡,正是宋词特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