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三首 其三

溪边种青竹,枝叶何珊珊。
春来雨滴文,亦如湘泪斑,能无瘁玉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溪边青竹在春雨中摇曳的画面,但背后暗含深意。

前两句"溪边种青竹,枝叶何珊珊"很简单,就是写溪边长着青翠的竹子,枝叶随风轻轻摆动。这里的"珊珊"形容竹子摇曳时发出的轻柔声响。

第三句"春来雨滴文"开始转折,春雨滴在竹子上,在竹叶上留下水痕。"文"字用得巧妙,既指雨滴形成的纹路,又暗含"文字"的意思。

第四句"亦如湘泪斑"用典,把雨滴比作湘妃竹上的泪痕。传说舜帝去世后,他的两位妃子在湘江边哭泣,泪水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点,这就是"湘妃竹"的由来。

最后一句"能无瘁玉颜"是点睛之笔。表面是说竹子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憔悴,实际是借竹子比喻人。就像再美丽的容颜也会憔悴,再坚强的人也会被忧愁困扰。

整首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通过青竹在春雨中的形象,表达了人生难免会有忧愁困苦的感慨。诗人用湘妃竹的典故,让简单的景物描写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把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完美结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