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万卷长开帙,千峰不闭门。
绿杨垂野渡,黄鸟傍山村。念尔能高枕,丹墀会一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卸任后归隐山林、享受田园生活的场景,展现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文人情怀。

首联"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辞去官职(祈门官),背着书箱(负笈)去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用"桃源"代指理想中的隐居地,暗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画面展现隐居生活的美好:"万卷长开帙"写他终日与书为伴;"千峰不闭门"形容山居环境的开阔自由;"绿杨垂野渡"描绘渡口杨柳依依的宁静画面;"黄鸟傍山村"则用鸟鸣衬托山村的生机盎然。这四句通过书卷、山峰、绿杨、黄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充满诗意的隐居图景。

尾联"念尔能高枕,丹墀会一论"是作者对友人的期许:你现在可以高枕无忧地隐居,但将来或许还有机会重回朝堂(丹墀指宫殿前的台阶,代指朝廷)一展抱负。这里既表达了对其隐居生活的肯定,又暗含"隐居不是终点"的深意。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官场与山林),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放下名利后,在山水田园中找到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这种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