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秋闺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译文及注释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西风:秋风。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鱼书:喻指书信。

注释

①西风:秋风。
②鱼书:喻指书信。

鉴赏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作者早起与其夫分陈之遴居两地时所作。上片由景生情。秋风吹得女主人公冰肌寒透了,它却那般不解人意,只顾一味恼人。身体感知的是时节的变迁,时节物侯的变迁不免令人顾影生怜。因为“玲珑晶枕愁双设”——即使美丽的水晶枕也徒为虚设。看着它们双倚的样儿怎不使人感念自身的孤单。此处点明的是“愁”,“双”乃愁缘起。重阳节是登高的好日子,亲朋友伴原该簪上菊花,喜悦地相偕而出。而此时此刻,菊花着吉祥之物,却牵出了几多对远人的思念,让人恨恨难消!下片自道心事。恨的却是远方人久无鱼书,音信全无。独守闺中人的深情,怕只有深夜时长燃的蜡烛和佛晓前的淡月相知吧。“烛泪流残月”,见出从傍晚到深夜,又从深夜到天明,主人公彻夜不能成眠。想拖个吉梦在梦中见他,却也恍恍惚惚,醒转来只见得一抹远山、乱云簇簇。这首小词,将独守空闺女子的落寞凄苦之情,表现的细腻而又蕴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菩萨蛮·秋闺》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秋景与孤独。西风多次吹过,让女子感到肌肤冰凉,暗示秋意已深。晶莹的枕头成双摆放,却无人共枕,更显寂寞。重阳节本该团聚,但菊花盛开反而勾起她更长的愁绪——这里用菊花反衬孤独,佳节反而加深思念。

下片写思念与绝望。"鱼书"指书信,整年没有消息,可见分别之久。烛泪与残月呼应,既是实写深夜独坐,也隐喻泪水流尽。最精彩的是结尾:连梦里都看不清远方的人,只望见乱云笼罩的远山——这既写梦境模糊,更暗示现实中心乱如麻、相聚无望的痛苦。

全词妙在处处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西风、菊花、烛泪、乱云都是寻常景物,却被赋予深沉情感。特别是"梦也不分明"的转折,把思念推向极致——现实无望,连梦境都不可得,这种层层递进的写法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女子绝望的思念。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