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元夜卧病
绣幕垂云,试灯风细春信乱。
隔帘蟾月悄窥人,人在深深院。
听到箫慵鼓倦。
玉钩凉、铜街自暖。
不知门外,何处车声,娇雷乍转。
拼却春眠,画屏蜡泪红犹泫。
香衣梅影半横斜,画出相思怨。
烂锦年华渐换。
夜沈沈、愁长梦短。
阑珊螺墨,怕续何郎,断肠吟倦。
隔帘蟾月悄窥人,人在深深院。
听到箫慵鼓倦。
玉钩凉、铜街自暖。
不知门外,何处车声,娇雷乍转。
拼却春眠,画屏蜡泪红犹泫。
香衣梅影半横斜,画出相思怨。
烂锦年华渐换。
夜沈沈、愁长梦短。
阑珊螺墨,怕续何郎,断肠吟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元宵节的夜晚,但主人公却卧病在床,无法参与外面的热闹,只能独自在房间里感受孤独和思念。
上片(前八句)描绘了室内的寂静和外面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 "绣幕垂云"写华丽的窗帘低垂,像云一样厚重,暗示主人公被封闭在房间里。 - "试灯风细"说外面微风轻拂着元宵节的花灯,但"春信乱"暗示主人公心绪不宁。 - "隔帘蟾月"写月光悄悄透过帘子,就像在偷看这个孤独的人。 - "听到箫慵鼓倦"写主人公听着外面渐渐消停的音乐声,显得无精打采。 - "铜街自暖"写外面的街道还很热闹温暖,但主人公的"玉钩"(可能是床帐的挂钩)却是凉的,突出孤独感。 - "娇雷乍转"用雷声比喻突然传来的车马声,更显得外面的热闹。
下片(后八句)写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 "拼却春眠"写勉强想睡却睡不着。 - "画屏蜡泪"用蜡烛流泪比喻主人公的悲伤。 - "香衣梅影"写衣服上的梅花图案斜斜的影子,就像在表达相思之苦。 - "烂锦年华渐换"感叹美好年华正在消逝。 - "夜沈沈、愁长梦短"直接说出长夜漫漫,忧愁太多而睡眠很少。 - 最后三句写连写诗都提不起精神,因为思念让人心碎。
整首词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室内冷清 vs 外面热闹 2. 用景物表达心情:月光偷看、蜡烛流泪、梅花影子都在诉说孤独 3. 时间感强烈:从傍晚到深夜,感受年华流逝 4. 虽然是元宵节,但没有欢乐,只有病中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一个无法参与节日的人内心的细腻感受,那些被热闹遗忘的角落里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