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官署厅前的涌泉景象,通过泉水隐喻为官清廉的品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简单的意象传递深刻的内涵。
前四句写涌泉的祥瑞之兆:茂盛的德行招来祥瑞(泉水),流动的泉水被写入诗歌。这泉水蕴含着"上善若水"的智慧(老子名言),泉水中浮现的"城中"字样象征着中庸和谐之道。这里把普通的泉水现象升华,赋予其道德寓意。
五六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泉水之美:水边的青草永远挂着露珠,没有风吹水面也自然泛起波纹。这两句观察细腻,用"恒垂露"和"欲偃波"这样动态的描写,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看那清水与来往的人们相比,不知谁的清白更多呢?这里用泉水与人作对比,表面是赞美泉水的清澈,实则暗指为官者应当像泉水一样保持清廉本色。一个反问句含蓄地表达了期望官员清廉的深意。
全诗借物言志,通过赞美泉水来倡导为官之道,构思巧妙。写景时观察入微,抒情时含蓄深远,展现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典型写作手法。
包融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