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年年江上见寒梅
年年江上见寒梅。几枝开。暗香来。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折入手,断魂远,相思切,寄与谁。怨极恨极嗅玉蕊。念此情,家万里。暮霞散绮楚天外,几片轻飞。为我多愁,特地点征衣。我已飘零君又老,正心碎,那堪闻,塞管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江边看到寒梅盛开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景的喜爱,又有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上片写梅花之美和折梅寄情。开头说每年都在江边看到寒梅开放,闻到暗香飘来,把梅花想象成月宫仙子下凡,美得超凡脱俗。折下一枝梅花想寄给远方思念的人,却不知该寄给谁——这里透露出深深的孤独感。
下片写漂泊之苦和思乡之痛。闻着梅香,想到自己离家万里,看到晚霞映红楚天,几片花瓣轻轻飘落,仿佛特意落在自己的衣服上,像是在安慰这个多愁的人。最后几句最扎心:我已经漂泊无依,你也渐渐老去("君"可能指家乡的亲人或爱人),本就心碎的时候,偏偏又听到边塞的笛声,更添凄凉。
全词用梅花串联起三个层次: 1. 自然之美:用"月宫仙子"写梅花仙气飘飘的美 2. 孤独之痛:折梅无寄、万里思乡 3. 身世之悲:飘零+衰老+边塞笛声的三重打击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美丽却孤独"的对比——看着绝美的梅花,闻着幽香,本该是享受,却因为漂泊在外而变成痛苦。就像现代人拍下美景想分享,却发现没有可以分享的人那种落寞。最后用边塞笛声作结,就像电影结尾的悲凉配乐,让整个画面都弥漫着化不开的愁绪。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