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慢 竹菇用湘瑟词咏石榴韵

三月厨娘,乍榨就、桃花茜醋。
恰园后篱边,几丛新长,胭脂三五。
湘娥竹下啼猩雨。
洒鹃痕映空山暮。
算风味世上,侯鲭禁脔应妒。
山馆下、极望嫣然,早已向、幽窗催句。
正此际、太常斋日,小摘珊瑚一树。
浣馀还怕芳香损,倩筠篮把红鲜护。
傍阑干住。
误飞下、衔花燕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居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上阕以"三月厨娘"开篇,用家常的桃花醋引出主题。雨后竹丛边新长的几丛石榴花像胭脂般红艳,湘妃竹下的雨滴像猩猩啼哭的泪水,杜鹃花映红了暮色中的空山。诗人认为这样天然的风味,连王侯家的珍馐美味也会嫉妒。

下阕转到山居书斋的场景。窗外嫣然绽放的石榴花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恰逢斋戒日,诗人小心地采摘像珊瑚般红艳的石榴花。因为担心损伤花朵的芬芳,特意用竹篮精心保护。石榴花静静依偎在栏杆旁,引得衔花的燕子误以为也是花朵而飞落。

全词通过"桃花醋-石榴花-竹篮"这条生活线索,将厨事、赏花、写诗等日常活动串联起来。运用"胭脂"、"珊瑚"等鲜活的比喻,以及"湘娥啼雨"、"鹃痕映山"等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普通的山居生活写得诗意盎然。最后燕子误认的细节,更是平添了几分灵动趣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