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香心 谱李义山燕台诗(壬午)

芳根中断,惜香心暗死,寒冲月浪。
西楼一夜风筝,奈织花寄远,恨迷烟旷。
几日娇魂寻不得,又嫣熏兰破,翠幕轻帷摇扬。
记蜡泪啼红,怨天难曙,独照孤嚬影相向。
瑶瑟暗藏楚弄,怪鹦鹉惊霜。
唤起南云,梦舆秋魂交丧。
私叹越罗冷薄,衣带无情,宽窄多嫌,残佩杂悬朱桁。
回念画舸乘流,钓蟾蜍静渚,芙蓉卷绿,青溪白石,尘满鸳鸯裀上。
并桃叶桃根双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凄美的爱情追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香消玉殒的悲剧 开篇用折断的花根比喻爱情中断,"香心暗死"暗示女子芳魂消散。寒月、风筝(古代指檐铃)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氛围。女子像迷路的魂魄般徘徊,作者想用花香熏染她的归来,却只看到空荡的帷帐飘动。这里用"蜡泪啼红"的蜡烛,暗示主人公为逝去的爱情整夜哭泣。

第二层:阴阳两隔的思念 "瑶瑟藏楚弄"用湘妃鼓瑟的典故,暗示生死相隔。连鹦鹉都被这份哀伤惊动,南飞的云彩更勾起回忆。主人公抚摸越罗纱衣(象征薄情),发现衣带(象征感情纽带)已不合身——暗示斯人已逝,徒留旧物。朱桁(衣架)上残破的佩饰,暗示往日美好已成碎片。

第三层:物是人非的怅惘 最后回忆共乘画舸的甜蜜时光:月下静渚垂钓、共赏荷花、漫步溪边。但如今"尘满鸳鸯裀"(绣着鸳鸯的坐垫积灰),暗示爱人已成双逝去。结尾"桃叶桃根"用东晋王献之与爱妾姐妹的典故,将这场爱情悲剧升华成永恒的绝唱。

全词像一组蒙太奇镜头:折断的花枝、飘摇的帷帐、惊飞的鹦鹉、积灰的坐垫...通过这些意象的叠加,让读者感受到比直白的抒情更强烈的哀伤。作者把爱情比作易逝的香气,把思念比作寻找香魂的旅程,这种通感手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