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步凉颸绿野
步凉颸绿野,□锺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堂阴。金鞭半横玉带,烨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心系苍生的隐士形象,充满仙风道骨又暗含济世情怀。
上阕开篇用"凉风绿野""钟鼓园林"勾勒出清幽的隐居环境。接着出现三个生动画面:孩童骑竹马玩耍,老人拄藜杖观景,堂前歌舞升平,展现隐居生活的闲适。随后笔锋一转,出现"金鞭玉带"的神仙形象,踩着五彩祥云而来,暗喻主人公虽隐居却心怀天下。最后两句点出修行者的风骨——清瘦如鹤却胸怀济世之心。
下阕转入祝寿场景。用蒲草香茶、梧桐竹林营造高雅氛围,突然插入"燕城问道"的典故,暗示主人公曾有功名之心。但很快用"天瓢甘霖"的比喻,表明他更愿化作及时雨滋润干涸的中原,这种由个人享乐转向忧国忧民的情怀转折很动人。结尾用"赤松子"(仙人)和"碧桃花下弹琴"的意象,将济世情怀与修仙理想完美融合。
全词最妙处在于:表面写隐居之乐,实则暗藏济世之志;看似追求长生,本质是悲悯苍生。通过"甘霖润焦土"的比喻,把道家修行与儒家担当自然结合,展现出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