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时有兔狐踪。山前万个长松树。下有高人琴剑墓。周回苍桧四时青。红日战涛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酒泉子·胥山松涛》描绘了一座充满历史传奇和自然野趣的山林景象,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上阕开篇用"百亩胥峰"点明地点,这座山与历史名将伍子胥有关,传说他曾在此磨剑。嶙峋的白石历经岁月冲刷("几番童"指石头被风雨打磨得光滑),如今成了野兔狐狸出没的荒野,暗示这里既承载着英雄传说,又回归了自然本色。

下阕镜头转向山前的松林。"万个长松"形容松树之多,林间有高人(隐士或贤人)的坟墓,墓中陪葬着象征文人雅趣的琴与剑。四周苍翠的桧树四季常青,与松林一起在红日照耀下形成"战涛声"般的松涛景象——这是全诗最精彩的描写,用战场比喻松涛翻滚的磅礴气势,既呼应了伍子胥的武将身份,又让静态的松林充满动态美感。

全诗通过历史传说、自然景观和文人意象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苍劲雄浑又带点寂寥的意境。英雄已逝,但松涛依旧,让人感受到历史与自然永恒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