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胡蝶
淡淡春阳天气,夜来一霎,微雨初晴。向暖犹寒,时候又是清明。乱沾衣、桃花雨闹,微弄袖、杨柳风轻。晓莺声。唤回幽梦,犹困春酲。
牵萦。伤春怀抱,东郊烟暖,南浦波平。况有良朋,载酒同放彩舟行。劝人归、啼禽有意,催棹去、烟水无情。黯销凝。暮云回首,何处高城。
牵萦。伤春怀抱,东郊烟暖,南浦波平。况有良朋,载酒同放彩舟行。劝人归、啼禽有意,催棹去、烟水无情。黯销凝。暮云回首,何处高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春日景象,以及作者在这样环境中的复杂心情。
上片写景: 开篇用"淡淡春阳"点出春天特有的柔和阳光,接着描写夜雨后初晴的天气变化。"向暖犹寒"准确捕捉了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随后用桃花雨、杨柳风这些典型春景,配合"闹"和"轻"两个动词,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最后用莺声唤醒春梦的细节,暗示作者还沉浸在春日慵懒的情绪中。
下片抒情: "牵萦"二字转折,带出作者伤春的情绪。虽然郊外暖烟袅袅,江面波平浪静,还有好友相伴泛舟饮酒,看似惬意,但"劝人归"的鸟鸣和"催棹去"的流水却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暮云回首"的怅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迷茫。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用细腻的感官描写(视觉的桃花、触觉的微风、听觉的莺啼)构建出立体的春日画卷 2. 通过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用明媚春景反衬内心惆怅 3. "闹""轻"等字眼的精准运用,让静态景物有了动态美感 4. 结尾的迷茫感引发读者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面对美好事物消逝时的相似体验
这首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vlog,既有清晰可见的画面,又饱含说不清道不明的春日愁绪,完美呈现了中国人"伤春"的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