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听彻南楼鼓。寒宵迥、玉壶冰漏迟度。重温锦幄,低护青毡,曲通朱户。巡檐细嚼寒梅,叹寂寞、孤山伴侣。更信有、铁石心肠,广平几度曾赋。
寒深试拥羊裘,松醪自酌,谁伴吟苦。摩挲醉眼,阑干笑拍,白鸥惊去。梁园胜赏重约,渐玉树、琼花处处。怕柳条、未觉春风,青青在否。
寒深试拥羊裘,松醪自酌,谁伴吟苦。摩挲醉眼,阑干笑拍,白鸥惊去。梁园胜赏重约,渐玉树、琼花处处。怕柳条、未觉春风,青青在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里的孤独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寂寞与期待交织的复杂心境。
上阕从听觉入手,"南楼鼓"声暗示夜深人静。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玉壶冰漏迟度"),主人公在温暖的锦帐中("重温锦幄"),守着青毡火炉,思绪却飘向远方。他走到屋檐下赏梅,联想到孤山隐士林逋的梅妻鹤子典故,感叹自己的孤独。"铁石心肠"的广平丞相宋璟也曾写梅花赋,暗示主人公虽表面坚强,内心实则柔软多情。
下阕写主人公借酒消愁的场景。他披着羊裘御寒,自饮松醪酒,无人陪伴吟诗。醉眼朦胧中拍打栏杆,惊飞了白鸥,这个生动细节凸显了他的孤寂。"梁园"典故暗示对往日欢聚的怀念,而"玉树琼花"的雪景又唤起对春天的期待。结尾处担心柳条能否感知即将到来的春风,实则是担忧自己能否等到境遇转机,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
全词以冬夜为背景,通过"寒梅"、"羊裘"、"松醪"等意象层层递进,将外在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相互映衬,最终在担忧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含蓄表达。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