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收到好友来信时的激动心情,以及无法立刻相见的遗憾。
开头四句像个小剧场:大白天有人敲门,吵醒了午睡的作者。一问才知道是送信的,手里拿着封信,信封上写着好友"皇甫湜"的名字。这里用日常小事做开场,特别有生活气息。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见信如面"的激动:拆开信就随手放床头(根本顾不上好好放),眼泪哗哗往下流。哭得头晕眼花又躺回去,迷迷糊糊梦见了写信的好友。这里"涕与泪垂四"用夸张手法,把鼻涕眼泪流成四条线的样子写得特别形象。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真恨自己没有神奇法术,不能长出翅膀马上飞过去见面。这种孩子气的幻想,反而最真实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生活片段,把普通人收到好友来信时又哭又笑的真实反应记录得活灵活现。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