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雨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赏析

本诗以 “ 忧 ” 贯穿全诗,作者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 顺;生命的衰老。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颈联从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又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此诗妙就妙在借物抒情 的深厚功底,而且可以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叹,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伤。诗人借此诗抒怀,表达对时政的不满,以及对自己不能尽力抱负的伤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失眠的雨夜,诗人被现实困境压得喘不过气的心理状态。

前两句直接点题:整夜下雨下到天亮,诗人像雨中的野草一样被各种忧愁缠绕。这里用"百忧如草"的比喻特别形象,既说明烦恼之多(像野草数不清),又暗示这些烦恼在潮湿环境中不断滋生(像雨后疯长的野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困境:担心柴米油盐的生活压力("桂玉"指昂贵的生活物资),感觉自己像在惊涛骇浪中漂泊,连做梦都不安稳。窗外被雨水打湿的乌鸦飞不动,报更的鼓声被雨淋得发闷——这些压抑的景物其实都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最后两句最扎心:年轻时所有雄心壮志都被现实磨平了,照镜子发现又多了几根白头发。这里没有直接说"我老了",而是用"白发"这个具体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和现实的双重摧残。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绪变成可感的画面:雨夜的潮湿粘腻对应着挥之不去的烦恼,打湿翅膀的乌鸦就像被困住的自己,闷声的鼓点如同沉重的心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被生活打败"的真实感,每个被房贷、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现代人,都能在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