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赠吴雁山次前韵

丝路杳。
人向此中易老。
望铜崖、衮衮山尖,一握孤云起天杪。
归飞何日到。
乌鹊南枝频绕。
角声惨、战地相逢,自叹臣今不如少。
君才时所少。
喜通介如常,旧来徐邈。
人情争满淳于笑。
问眼中桑海,胸中垒块,半生知己赴谁好。
依依失群鸟。
烦恼。
休萦抱。
有短楫长镵,钓江吟峤。
勿嫌白发盈头早。
只无多鬓影,镜边羞照。
西垣斜日,梦里事,犹了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兰陵王·赠吴雁山次前韵》是宋代周邦彦所作的一首词,通过对吴雁山的赠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并融入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解读和分析:

1. 开头的感慨 - "丝路杳。人向此中易老":丝绸之路遥远,人们在这里容易感到孤独和衰老。 - "望铜崖、衮衮山尖,一握孤云起天杪":遥望铜崖,山峰连绵,一撮孤云挂在高天之上。这里的景物描绘,寓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归乡的期盼 - "归飞何日到。乌鹊南枝频绕。角声惨、战地相逢,自叹臣今不如少":何时能回到故乡?乌鹊在南枝上频繁绕行。在战地听到一声声凄凉的号角,我叹息自己还不如年轻时勇猛。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3. 对友人的赞美 - "君才时所少":你的才华是这个时代所罕见的。"喜通介如常,旧来徐邈":你真诚坦率,如同往常,如同徐邈一样纯真。这句赞美了友人的品格和个性。 - "人情争满淳于笑。问眼中桑海,胸中垒块,半生知己赴谁好":人们常常忙碌于世事,追求满足的心情。我问自己,眼中见过世事如海,心中若有郁结,半个生辰的知己是否能找到?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4. 对未来的希望和忧虑 - "依依失群鸟。烦恼。休萦抱":依依不舍,如失去群鸟般。减少烦恼,不要忧心忡忡。作者在这里劝慰自己,减少烦恼,不要过于忧虑。 - "有短楫长镵,钓江吟峤。勿嫌白发盈头早。只无多鬓影,镜边羞照":手有短船长剑,钓鱼吟诗。不要嫌弃早生华发,镜中也不再羞于照影。这里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和对岁月的坦然接受。

5. 结语和展望 - "西垣斜日,梦里事,犹了了":夕阳照在西墙,梦中经历的一切依然清晰。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

总结: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自我感慨和对友人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知音的期望以及对晚年生活的从容态度。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