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 其四
长啸山石裂,我今在东溟。
游目出重徼,搴衣穷绝陉。
奇氛抱珥赤,远影摩空青。
想像旸谷水,徘徊烛龙形。
晨昏相经络,稚耋不得宁。
岂若柯斧烂,看棋了千龄。
游目出重徼,搴衣穷绝陉。
奇氛抱珥赤,远影摩空青。
想像旸谷水,徘徊烛龙形。
晨昏相经络,稚耋不得宁。
岂若柯斧烂,看棋了千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海之滨的壮游体验,充满奇幻色彩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诗人豪迈的登山情景:长啸声仿佛能震裂山石,此刻正站在东海之滨。他极目远眺越过重重山峦,提起衣襟攀登最险峻的山径。这里用"长啸""搴衣"等动作,生动展现了一个豪情万丈的探险者形象。
中间四句转向瑰丽的自然奇观:天空呈现奇特的红色光晕(珥赤),远山轮廓与青天相接(摩空青)。诗人联想到神话中太阳沐浴的旸谷之水,以及衔烛照明的神龙身影。这些描写将现实景观与神话想象交融,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意境。
最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世人从早到晚忙碌奔波,老少都不得安宁。不如像樵夫那样,看一局棋的功夫就度过了千年时光(借用"王质观棋"的典故)。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雄奇的山水、瑰丽的神话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完美结合,既有"长啸山石裂"的豪迈气概,又有"看棋了千龄"的淡泊智慧,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