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

剑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无定河边蕃将死,
受降城外虏尘空。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撚雕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这首诗名为《边将》,描述的是边疆的将士以及他们的生活。

首句“剑光如电马如风”,就像电影中的场景,将士们手中的剑像闪电一样亮,马儿奔跑得如风一样快,给我们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

第二句“百捷长轻是掌中”,可能是在描述将士们经常打仗,而且打得非常轻松,他们的武艺高强,手中的武器就像是他们的得力助手。

接下来的两句“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描述了边疆战争的场景。将士们在无定河边打败了敌人,使得受降城外的敌人全部被消灭,城市得到了解放。

第五、六句“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撚雕翎逐隼雄”,描述了战争的细节。旗帜在风中飘动,像大雁的翅膀一样;将士们射箭的技术非常高超,箭就像追逐猛禽一样迅猛。

最后两句“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悬念。将士们指向燕山最高的石头,暗示他们期待有人能够记录下这次战争的功绩,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形象和他们艰苦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赞美。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