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 香港秋眺,怀公度
沧波放愁地,游棹轻回。风叶乱点行杯。惊秋客枕酒醒后,登临尘眼重开。
蛮烟荡无霁,飐天香花木,海气楼台。冰夷漫舞,唤痴龙、直视蓬莱。
多少红桑如拱,篝笔问何年,真割珠厓。不信秋江睡稳,掣鲸身手,终古徘徊。
大旗落日,照千山、劫墨成灰。又西风鹤唳,惊笳夜引,百折涛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香港秋日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人的思念。
上片写景: 开篇"沧波放愁地"就说这茫茫大海是让人排解忧愁的地方,作者乘着小船轻轻漂荡。秋风吹落树叶,飘进酒杯里。酒醒后登高远望,眼前豁然开朗。南方的雾气散去,露出繁花绿树和海边楼台。海神(冰夷)在水中起舞,仿佛在召唤沉睡的巨龙(暗指中国)眺望蓬莱仙境(象征理想世界)。
下片抒情: 看到海边古老的桑树,作者不禁想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收复被割让的香港(珠厓)?他不相信有才能的人(掣鲸身手)会永远无所作为。落日映照群山,像被战火熏黑的灰烬。秋风中传来鹤鸣和号角声,海浪一波接一波涌来,象征着作者内心澎湃的忧国之情。
全词特色: 1. 用秋景烘托忧思,落叶、海雾、落日等意象都带着苍凉感 2. 多处用典但不着痕迹,如"冰夷"指海神,"痴龙"暗喻中国 3. 将个人愁绪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最后的海浪描写尤为震撼 4. 语言既有古典韵味又通俗可感,如"风叶乱点行杯"生动展现秋日景象
这首词表面写秋日观海,实则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展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