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其二 杨花和东坡韵

卷帘但见飞花,何时开起何时坠。
玉人如梦,随风游戏,几多愁思。
为问章台,青青在否?
宫眉应闭。
剩蛮腰解舞,飘飖上下,还学三眠三起。
分付雕梁燕子,好衔将、小巢萦缀。
谢娘纤手,搓来捏去,团成复碎。
忽地伤心,人间天上,落花流水。
倩软绵堪拭,此中洗面,只馀清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杨花(柳絮)为主题,模仿苏轼的风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飘飞的景象,并借此抒发人生感慨。

上片写杨花飘飞的情景。开篇"卷帘但见飞花"直接点题,用"何时开起何时坠"写出杨花来去无踪的特点。接着把杨花比作"玉人",说她像在梦中随风飘舞,带着无限愁思。"章台"是古代著名的柳树所在地,这里用问句"青青在否"暗示春天将尽,柳叶开始闭合。最后用"蛮腰解舞"形容杨花轻盈的舞姿,"三眠三起"则化用典故,暗指人生起伏。

下片转入抒情。先嘱咐燕子衔杨花筑巢,引出对"谢娘"(古代美女代称)的想象:她揉捏杨花,就像揉搓自己的心事,团了又碎。"忽地伤心"三句突然转折,用"落花流水"的意象感叹美好事物的消逝。结尾最为动人:杨花柔软如绵,却只能用来擦拭泪水,暗喻人生无奈,最终只剩清泪两行。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杨花与人生命运紧密结合。表面写杨花飘零,实则写人生无常;看似描写自然景物,实则抒发深沉感慨。词人用杨花的轻盈反衬人生的沉重,用杨花的自由对比现实的束缚,最终归结到人类共同的悲伤体验。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读来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