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闺情,代作
风淡烟浓,困人天气,被池香暖贪眠。
恼晓莺啼破,春梦阑珊。
强起悄登妆阁,无限恨、都上眉尖。
漫赢得,镜中人,对着意相怜。
恹恹。
愁成病也,任云鬓蓬松,懒整花钿。
把凤钗轻掷,日日虚占。
无奈青鸾信杳,凭栏望、泪眼几穿。
春郊外,马嘶芳草,常认归鞭。
恼晓莺啼破,春梦阑珊。
强起悄登妆阁,无限恨、都上眉尖。
漫赢得,镜中人,对着意相怜。
恹恹。
愁成病也,任云鬓蓬松,懒整花钿。
把凤钗轻掷,日日虚占。
无奈青鸾信杳,凭栏望、泪眼几穿。
春郊外,马嘶芳草,常认归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思念远方爱人的愁绪,语言细腻,情感真挚。
上片写女子清晨被莺啼惊醒,慵懒不愿起床。她勉强起身梳妆,却无心打扮,只觉愁绪涌上心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更添几分自怜自伤。这里用"风淡烟浓"的天气、"被池香暖"的慵懒,以及"春梦阑珊"的遗憾,营造出女子缠绵悱恻的心境。
下片进一步写女子因思念成疾,无心梳妆打扮。她日日掷钗占卜,却始终等不到爱人的消息。凭栏远望,泪眼朦胧中,仿佛看到春郊外有人骑马归来。这里"云鬓蓬松"的凌乱、"凤钗轻掷"的焦躁、"泪眼几穿"的期盼,生动展现了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
全词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和心理描写,将女子从慵懒到愁闷,再到焦虑期盼的情感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常认归鞭"的错觉,既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又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