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鹤在秋日池塘中的优雅姿态,同时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前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白鹤之美:它羽毛雪白无瑕,在秋池边顾影自舞,宛如白云飘落人间。整理羽毛时仿佛能触及仙境(三岛),清亮的鸣叫声直冲云霄。这里用"无瑕点""舞白云"等清新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白鹤的纯洁与灵动。
2. 五六句转为对白鹤的期许:趁着好风振翅高飞,触摸太阳(摩日),长出强健翅膀后不要留恋群体。这实际是诗人借鹤喻人,鼓励突破世俗束缚,追求更高远的境界。"摩日"这个夸张的想象特别能体现这种凌云壮志。
3. 最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白鹤翱翔碧空时,诗人却怜惜那些在江边老去的野鸭鹭鸟。这个转折透露出复杂心境——既向往鹤的逍遥,又对平凡生命抱有温情。用"老江濆"这个接地气的画面,平衡了前文飘渺的意境。
全诗妙在将动物习性(整羽、鸣叫、群飞)转化为人生隐喻,雪白羽毛与碧蓝天空的色彩碰撞,高空与江滨的空间对照,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生态画卷。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表达了对生命两种存在方式的思考:是选择孤高奋进?还是安于平淡?没有给出标准答案,留给读者品味。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