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四

白石攻良玉,盐鹾错南金。
明镜贱嫫母,磁石恶曲针。
向来爨不焦,或中朱丝琴。
又闻牛颔铎,可谐大乐音。
用舍非不公,美恶在所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比喻,探讨了"合适"与"价值"的关系。就像用白石雕琢美玉、用盐腌制黄金,都是不合适的搭配;明镜照丑女、磁石排斥弯曲的针,也显得格格不入。诗人接着举了三个例子:烧不焦的柴火(本不适合燃烧)、染红的琴弦(改变了本质)、牛脖子上的铃铛(意外能奏乐),说明物品的价值不在于本身贵贱,而在于是否被放在正确的位置。

核心思想是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看怎么使用。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个数学不好的人可能是出色的画家,看似普通的石头放在园林里就成了美景。诗人提醒我们,评判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思考它是否被放在了能发挥价值的位置。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智慧,在今天职场选择、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很有启发。

汪珍

宁国太平人,字聘之。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