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金字经_伤春落花风

伤春

落花风飞去,故枝依旧鲜,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

咏蓝采和

紫檀敲寒玉,绿袍飘败荷,好个春风蓝采和。歌,人生能几何?乾坤大,小儿休笑他。

颂升平

太平谁能见?万村桑柘烟,便是风调雨顺年。田,绿云无尽边。穷知县,日高犹自眠。

咏樵

这家村醪尽,那家醅瓮开,卖了肩头一担柴。口怡,酒钱怀内揣,葫芦住,大家提去来。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咏渊明

晋时陶元亮,自负经济才,耻为彭泽一县宰。栽,绕篱黄菊开。传千载,赋一篇《归去来》。

崧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松南书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道情

今人不饮酒,古人安在哉?有酒无花眼倦开。鼓吹台,玉人扶下阶。何妨碍,青春不再来。

道人为活计,七件儿为伴侣,茶药琴棋酒画书。世事虚,似草梢擎露珠。还山去,更烧残药炉。

太宗凌烟阁,老子邀月楼,便是男儿得志秋。休,几人能到头?杯中酒,胜如关内侯。

海棠秋千架,洛阳官宦家,燕子堂深竹映纱。嗏,路人休问他,夕阳下,故宫惊落花。

【中吕】上小楼

钱塘感旧

虚名仕途,微官苟禄。愁里南闽,客里东吴,梦里西湖。到寓居,问士夫,都为鬼录,消磨尽旧时人物。

题小卿双渐

苏卿告覆,金山题句。行哭行啼,行想行思,行写行读。自应举,赴帝都,双郎何处,又随将贩茶人去。

西湖宴饮

人凭画阑,舟横锦岸。一线苏堤,两点高峰,四面湖山。玉筝弹,彩袖弯,红牙轻按,直吃的酒阑人散。

春日闺怨

伤春病体,残春天气。萦损柔肠,蹙损双蛾,瘦损香肌。唤小梅,你快疾,重门深闭,怕莺花笑人憔悴。

西湖泛舟

骄骢锦鞯,轻罗彩扇。帘卷东风,花绽香云,柳吐晴烟。泛画船,列绮筵,笙箫一片,人都在水晶宫殿。

春残离思

春光正浓,莺声相送。人云兰堂,尘锁妆台,画罨帘栊。锦帐中,翠被空,无人相共,央及煞绿窗春梦。

佳人送别

鸳鸯共栖,鸾凤相配。夜放同衾,朝朝同乐,步步相随。猛可里,个厮离,相留无计,登时间粉憔脂悴。

佳人话旧

幽栏小轩,闲庭深院。同向书帏,共坐吟窗,对理冰弦。想在先,忆去年,今番相见,思量的人眼前活现。

青楼妓怨

正如鱼似水,早无仁无认。使了钱物,置了鞍马,做了衣袂。使见识,觅厮离,将咱抛弃,闪的人脊筋儿着地。

闺庭恨别

相知笑他,傍人毁骂。谢馆秦楼,柳陌花街,浪酒闲茶。若到家,下的马,如何干罢?和这吃敲才慢慢的说话。

章台怨妓

将咱撒开,和人伴怪。误了功名,弃了妻男,废了田宅。想起来,甚颇耐,当时欢爱。都撇在九霄云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由多个小令组成,主题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描绘。我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逐段分析其中的亮点:

1. 伤春篇 用"花落花开、月缺月圆"的自然现象,对比"人老难少年"的无奈。核心是说:自然界万物能循环,唯独青春一去不返,这种反差让人揪心。

2. 蓝采和篇 描写民间艺人形象——穿着破绿袍敲紫檀板,在春风里歌唱。最后两句很妙:看似在笑他疯癫,实则说"天地这么大,谁有资格笑话别人?"传递出人人平等的思想。

3. 太平生活 用"桑树冒烟"(炊烟)、"绿油油的田地"展现理想中的太平景象。特别提到"穷知县睡懒觉"这个细节,暗示官员清闲说明没有苛政,百姓安居乐业。

4. 樵夫卖柴 活画出一个可爱场景:樵夫卖完柴就去赊酒喝,还招呼大家"一起提酒葫芦来"。通过"揣钱入怀"的动作描写,把劳动人民简单的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5. 邯郸梦醒 用"第二次走邯郸道"比喻重蹈覆辙,自嘲追逐虚名到头来只是"白发增多"。就像现代人常说"年轻时拼命卷,老了发现不值得"。

6. 陶渊明赞 说陶渊明当小官是屈才,重点在"种菊花"的自由选择。最后点破:正是辞职这件事,反而让他名垂千古。暗含"做自己比当官更重要"的价值观。

7. 青楼怨 用"鱼水和谐"开头,却揭露残酷现实:妓女被玩弄后像"垃圾一样被抛弃"。最后"脊背着地"的比喻,让人直观感受到被甩的惨痛。

整体特色: - 像连环画一样展现市井生活:有卖柴的、喝酒的、种田的、唱戏的 - 善用对比:自然循环vs人生无常、表面欢乐vs内心酸楚 - 语言鲜活:直接记录口语("嗏""干罢"),就像听古人聊天

现代启示: 这些作品在说: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在经历相似的事情——为青春逝去焦虑、为生活奔波、被爱情伤害、在名利中迷失。作者用幽默或讽刺的方式告诉我们:简单生活自有真味,虚名浮利终是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