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圭旨摘珠
燕市晴窗,没思量、閒看丹家传诀。夹脊双关,有一路、直到蓬莱宫阙。
取坎填离,还精补脑,不老真奇绝。灵台极乐,婴儿火枣如血。
此事黄面当年,仙人多种,曾见楞严说。万劫饶君,谈笑过、性命有何交涉。
到底元神,那椿起灭,公案何曾结。还来旧路,回头多少心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壶中天 圭旨摘珠》,是通过对古代内功修炼知识的理解和解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追求和修炼哲学。
开篇提到的“燕市晴窗”指的是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作者在这里通过“闲看丹家传诀”,即闲暇时阅读丹家(古代修炼内功的人)的秘诀。这些秘诀介绍了修炼过程中的重要关卡和技巧。
接下来,“夹脊双关,直到蓬莱宫阙”,这指的是修炼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修炼打通任督二脉,直达宇宙中心(蓬莱宫阙象征着最纯净的修炼境地)。
“取坎填离,还精补脑,不老真奇绝”,这一句描述了具体的修炼方法。取坎填离就是用坎(阴)填补离(阳),即调和阴阳平衡;还精补脑,是指修炼者的精气通过内修补充到大脑,使人保持青春不老,这是非常神奇的修炼效果。
“灵台极乐,婴儿火枣如血”,这里形容修炼到极高的境界时,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愉悦和平静,就像婴儿一样纯真无邪,身体里的“火枣”(比喻精气)颜色如血一样鲜艳,充满活力。
“仙人多种,曾见楞严说”,这一句提到历史上有很多修炼成仙的人,并且这些故事记载在《楞严经》中。
“万劫饶君,谈笑过、性命有何交涉”,讲的是时间漫长,修炼者只用谈笑风生的态度对待永恒的时间和生命,认为生死的问题不过如此。
“到底元神,那椿起灭,公案何曾结”,元神指的是修炼者的灵魂或精神核心,修炼的最终目的是让灵魂获得永恒,那些生死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成为问题。
“还来旧路,回头多少心怯”,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修炼到极致,回望修炼之路,依然会觉得有些胆怯,这既是对修炼过程艰难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修炼者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修炼哲学具象化,既展现了修炼过程中的神秘和奇特,也反映了修炼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