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中水楼秋夕

残暑峥嵘入夜平,羁怀牢落傍秋生。
断云推月吊孤影,高濑挟风来远声。
山店辟纑松火细,水楼欹枕葛衣清。
馀年饱食惭疏放,回首南州欲用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居水楼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诗人复杂的心绪。

前两句写季节转换的微妙感受:残留的暑气在夜晚终于消退("残暑峥嵘入夜平"),而漂泊在外的愁思随着秋天愈发浓烈("羁怀牢落傍秋生")。这里"峥嵘"形容暑气顽固,"牢落"则暗示孤独无依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展现秋夜:破碎的云推着月亮移动,仿佛在怜悯孤独的身影("断云推月吊孤影");湍急的水流裹挟风声从远处传来("高濑挟风来远声")。远处山间客店的松明火苗摇曳("山店辟纑松火细"),近处诗人披着葛衣在水楼倚枕而卧("水楼欹枕葛衣清")。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秋夜氛围。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时局:诗人惭愧自己还能安稳度日("馀年饱食惭疏放"),因为想到南方正在备战("回首南州欲用兵")。这种个人闲适与国家动荡的对比,凸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断云推月"、"高濑挟风"等动态描写让静夜充满生命力,而结尾的转折又让个人抒情升华到社会关怀。诗人通过细腻观察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既有隐逸生活的闲适,又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

胡天游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