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
美玉产昆山,浑然韬灵异。
锥砺虽未加,体质独醇懿。
川岳挹精深,毓兹王者瑞。
桓信颁公侯,璧琮礼天地。
峃砢塞寰中,特达世寡二。
风尘更颠倒,必将题曰伪。
造就幸日长,琢磨诚匪易。
白虹既应天,人言焉足累。
急彰只小才,养晦乃大器。
善价毋驰求,良工当自至。
明廷纵迟暮,陋巷好潜贲。
窃怪陵阳侯,多洒干刑泪。
锥砺虽未加,体质独醇懿。
川岳挹精深,毓兹王者瑞。
桓信颁公侯,璧琮礼天地。
峃砢塞寰中,特达世寡二。
风尘更颠倒,必将题曰伪。
造就幸日长,琢磨诚匪易。
白虹既应天,人言焉足累。
急彰只小才,养晦乃大器。
善价毋驰求,良工当自至。
明廷纵迟暮,陋巷好潜贲。
窃怪陵阳侯,多洒干刑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未经雕琢的璞玉为喻,讲述了一个关于才华、成长和处世智慧的哲理故事。
开篇描写一块天然美玉藏在昆仑山,虽然还没经过打磨("锥砺未加"),但天生质地纯净。这里用玉石比喻人的天赋——真正的才华就像深山里的美玉,不需要刻意炫耀也能自然发光。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展开思考:玉石可以做成公侯的印章("桓信")或祭祀天地的礼器("璧琮"),但真正的稀世珍宝("特达世寡二")往往被世俗误认成假货。这就像现实中,真正有才华的人可能反被埋没,甚至被质疑是"伪才"。
接着诗人提出核心观点:好玉需要时间打磨("造就幸日长"),人才也需要沉淀。真正的智者不着急表现("急彰只小才"),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工匠那样,保持低调才能成为"大器"。就算暂时不被朝廷重用("明廷纵迟暮"),在平凡处默默积累也很好。
结尾用"陵阳侯"的典故暗讽:那些急着求官显达的人,反而容易遭遇挫折流泪。整首诗通过"玉"与"人"的双线比喻,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不必迎合世俗眼光,保持本真终会遇到赏识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