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八月十三张向华席上作

剪取吴淞,期荡尽、虾鱼踪迹。
谁不道、饥餐渴饮,精忠无斁。
千万斯年亡国恨,一千四百横戈日。
莫伤怀、行戍未归休,风云急。
大小战,铁军力。
江海意,张公惜。
只传杯马上,笑谈今夕。
一片图存乾净土,三年制泪潇湘客。
叹书生、橐笔兀无聊,看山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江红》是抗战时期的豪迈战歌,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上阕开篇就气势十足——"剪取吴淞"说要截断吴淞江(象征收复失地),"荡尽虾鱼"比喻要彻底消灭日寇。接着用岳飞"饥餐胡虏肉"的典故,表达战士们精忠报国的决心。"千万斯年亡国恨"指中国近代百年屈辱,"一千四百横戈日"则具体计算了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作词时的抗战天数(约3年10个月),每一天都在战斗。

下阕聚焦张向华将军(张发奎)的铁军形象。"江海意"暗含将军保卫长江流域的功绩,"传杯马上"生动展现将军在战马上举杯谈笑的豪情。"三年制泪"指词人强忍泪水三年(可能指流亡湖南的岁月),最后自嘲"书生无用"只能写写文章,看似看山实则是无奈——这种反差反而凸显了文人投笔从戎的渴望。

全词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笑谈今夕"的军人豪迈,另一方面是文人"三年制泪"的隐忍。这种军民同心、笑中带泪的抗战精神,正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