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感的秋夜江景图。
前句"夜阑潮动舸"中,"夜阑"指夜深人静时分,"潮动"暗示江水在夜色中悄然涌动,"舸"即小船。整句生动展现了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潮水轻轻推动着小船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波轻拍船身的细微声响。
后句"秋迥月临城"中,"秋迥"指秋日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开阔,"月临城"描绘明月静静照耀着城池的景象。这里通过"迥"字突出了秋夜特有的清爽高远之感,而月光笼罩城池的画面又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两句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深夜潮涌的动感与秋月高悬的静谧完美融合。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潮动"、"月临"这些细腻的自然观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秋夜独处时的微妙心境。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既孤独又惬意的复杂情绪,就像深夜独自站在江边,听着潮声,望着明月时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心境。
释惠崇
释惠崇,(?~一○一七),淮南(今江苏扬州)人(《清波杂志》卷一一),一作建阳(今属福建)人(《图绘宝鉴》卷三)。九僧之一,善诗,工画(《清波杂志》卷一一)。真宗天禧元年卒。今录诗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