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静庵上人

细雨桐花晚,微风麦气秋。
王符偏好学,宋玉不胜愁。
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何时虎溪上,还共远师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宁静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细雨桐花晚,微风麦气秋"用简单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秋日傍晚的田园景象:细雨轻洒,桐花飘落,微风吹来麦田的清香。这里通过细雨、桐花、微风、麦香几个意象,营造出恬淡自然的氛围。

中间四句转入对人生的思考。"王符偏好学"说的是东汉学者王符勤奋好学,"宋玉不胜愁"则用战国文人宋玉多愁善感的典故,暗示诗人自己也像他们一样,既有求知的热忱,又难免为世事烦忧。"世事同蕉鹿"借用"蕉鹿梦"的典故,说人生就像一场真假难辨的梦境;"人心类棘猴"则说人心就像荆棘丛中的猴子,总是躁动不安。

最后两句"何时虎溪上,还共远师游"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的愿望。虎溪是佛教圣地,远师指高僧慧远,诗人希望能像慧远那样,在清净之地与志同道合者一起修行悟道。

整首诗从写景入手,由景生情,最后表达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秋日的宁静与内心的波澜巧妙结合,既有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又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读来清新淡雅又意味深长。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