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题袁尚统岁朝图,为李枚卿比部

环诵题图句。正纪年屠维掩茂,我生初度。卅四光阴浮云过,消得春声无数。

那更有童心如故。爆竹阶前轰若市,任黄粱烂熟鼾难足。

浑忘矣,岁云暮。

晨星老辈今何处。爱吾庐流传一卷,断缣零素。风雪宣南三椽屋,几日霜寒冰冱。

却怎把残年勒住。腊鼓已催韶信至,伴回黄转绿中庭树。

婪尾酒,先分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在生日时看到一幅《岁朝图》后有感而发写下的,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上片写生日当天的场景和感受: - 开头说正在读别人为这幅画题写的诗句,恰好碰上自己生日("我生初度"指生日)。 - 感叹34年光阴像浮云一样飘过,这些年听过无数春天的声音(暗指虚度光阴)。 - 但自己还保持着童心,听着门前热闹的爆竹声,就算睡到黄粱饭煮烂也不想起床(用"黄粱"典故暗指人生如梦)。 - 最后自嘲地说:完全忘记已经到年底了,真是糊涂啊!

下片转向对画作和人生的思考: - 先问那些老一辈人都去哪儿了(暗示很多人已离世),唯独珍爱这幅流传下来的画作,虽然只是残破的绢布。 - 回忆在宣武门南边住过的简陋小屋("三椽屋"指很小的房子),经历过的风雪严寒。 - 但时间无法阻挡,腊月鼓声已预示着春天将至,院子里的树即将返青。 - 最后洒脱地说:先把这最后一杯酒喝了吧!("婪尾酒"指宴席最后一杯酒,这里比喻人生晚年)

全词妙在把生日感慨、赏画体验和人生感悟自然融合。用"爆竹轰若市"的热闹反衬"浑忘岁暮"的淡泊,用"风雪小屋"的艰辛对比"回黄转绿"的希望,最后以一杯酒作结,显得既真实又超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年华老去,却依然保持童心"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