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亡妾何氏所遗书画诗
天女化为舍利弗,本无障碍女男身。
散花究竟涅槃觉,学书初学卫夫人。
发愿为吾全写诗,画楼春暖日临池。
空将十纸摹梁鹄,留与家书说卫漪。
鱼山学行覃溪笔,留得书丹在我家。
不写簪花传化度,自然高浑发清华。
月霣风寒注逝川,去年此夕奈何天。
房栊久闭尘凝簟,书画搜遗墨满笺。
儿女悲啼倚灯下,形容绰约步阶前。
更无入梦肠空断,且费扶鸾问散仙。
智师一字五万钱,千字文无人间烟。
旃理临之冰雪仙,忽思铁手拂笺年。
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
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
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
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
散花究竟涅槃觉,学书初学卫夫人。
发愿为吾全写诗,画楼春暖日临池。
空将十纸摹梁鹄,留与家书说卫漪。
鱼山学行覃溪笔,留得书丹在我家。
不写簪花传化度,自然高浑发清华。
月霣风寒注逝川,去年此夕奈何天。
房栊久闭尘凝簟,书画搜遗墨满笺。
儿女悲啼倚灯下,形容绰约步阶前。
更无入梦肠空断,且费扶鸾问散仙。
智师一字五万钱,千字文无人间烟。
旃理临之冰雪仙,忽思铁手拂笺年。
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
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
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
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悼念亡妾何氏的作品,通过书画遗物寄托哀思,情感真挚动人。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追忆才艺(前八句) 诗人用佛教典故赞美何氏才华横溢如天女转世,提到她学习书法从卫夫人(古代著名女书法家)开始,勤勉练字到"画楼春暖日临池"。特别提到她曾承诺为诗人抄写全部诗作,如今只留下临摹梁鹄书法的十张字帖,这些细节展现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才女形象。
2. 睹物思人(中间八句) 描写整理遗物时的心碎场景:积尘的卧室、散落的书画、儿女灯下哭泣。最催泪的是"形容绰约步阶前"——诗人恍惚还能看见她轻盈的身影,但"更无入梦"道出现实残酷,甚至想通过扶乩(一种通灵方式)与亡魂对话。
3. 生命感悟(后八句) 以书画为引子抒发人生无常:像智永禅师的字价值连城,但何氏临摹的墨迹已成绝笔。最后用"残红落尽"比喻生命凋零,而她的画谱留存如同"色相华严"(佛教华严经境界),在艺术中达到永恒。
全诗亮点在于: - 用书画技艺展现人物形象,比直接写外貌更显高级 - "房栊久闭尘凝簟"等细节真实揪心 - 将佛教"无常观"与个人哀伤结合,提升到哲学高度 - 结尾"殿将画谱拾群芳"既哀伤又温暖,暗示艺术能超越生死
这种通过具体物品(书画)承载抽象情感(思念)的手法,比直白说"我想你"更有感染力,能让读者在墨香、残稿、画谱等意象中,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