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

有山不能归,坐愧三十年(自注:余营石林,今几三十年矣。)。
冠服岂不荣,狙猿强包缠。
惟馀缁衣心,未敢忘贤贤。
他日得吾子,匣藏骇龙泉。
衰颓为兴起,此肠宁非天。
羯胡玩兵久,亦悟终好旋。
叩关复请吏,企颈志颇虔。
休兵固有期,抚事犹涕涟。
投怀幸倾泻,知子非寒蝉。
十日对榻语,夜窗了无眠。
贾生侍宣室,趣席方招延。
愿上治安策,何者今当先。
我行返故庐,趺坐看炉烟。
功名会及时,伫子论燕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叶梦得晚年怀念故园、感慨时局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复杂情感。

核心思想: 1. 思乡与愧疚:开篇直白地说"有山不能归",30年没能回到自己建造的石林家园,内心充满愧疚。就像穿着体面衣服的猴子(狙猿)一样,表面风光却并不自在。

2. 坚守初心:虽然年老体衰("衰颓"),但依然保持着对贤者的敬仰之心("缁衣心"),像珍藏宝剑一样珍惜理想,相信总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3. 时局感慨:提到外族侵扰("羯胡玩兵")终于有停战迹象,既欣慰又心酸。说到国家大事时忍不住流泪,只有在朋友面前才能畅所欲言。

4. 朋友对话:描写与友人惇立连续十天彻夜长谈,像汉代贾谊被皇帝召见讨论国事一样,思考现在最该解决什么问题。

5. 人生选择:最后表示要回到老家静心生活("看炉烟"),但依然相信建功立业的机会会来,期待与朋友再论天下。

艺术特色: - 用"猴子穿华服"这样生动的比喻,表现身不由己的处境 - 把龙泉宝剑比作人才,体现对理想的珍视 - 通过"夜窗无眠""涕涟"等细节,真实展现忧国情怀 - 结尾的炉烟意象与燕然功名形成淡泊与豪情的对比

现代启示: 这首诗道出了很多现代人的心声:在事业与初心之间挣扎,对时局忧虑却仍怀抱希望,渴望有人懂自己的抱负。作者最终选择暂时回归平静,但保持随时再出发的心态,这种平衡值得学习。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