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莲坡先生出杜宇老人所赠天然曲几见赏同人分韵得龙字十韵

君家曲檀几,莲社旧曾供。
磊砢形全异,支离灵独钟。
悬崖疑石碣,阴壑想苔封。
上下猿猱影,盘旋鹿豕踪。
斧何烦断削,岁历几秋冬。
制作归缁叟,提携下雪峰。
散才方见赏,蟠木有先容。
迥封禅心静,应耽野趣浓。
焚香承小鼎,挂壁友疏筇。
却恐因风雨,中宵欲化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天然木雕曲几(一种矮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这件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介绍曲几的来历(1-4句) 这张用檀木制成的曲几,曾经在文人雅集的莲社中使用过。它形状奇特,不像普通家具那样规整,反而有种天然野趣,像是被赋予了灵性。

2. 重点描写曲几的天然形态(5-12句) 诗人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来描写曲几: - 表面凹凸不平,像悬崖上的石碑 - 缝隙处仿佛长满青苔的山谷 - 纹路中似乎能看到猿猴攀爬、鹿群奔跑的痕迹 - 完全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像是自然生长了多年 这些描写把一件家具变成了充满野趣的自然景观。

3. 结尾升华意境(13-20句) 诗人说这张桌子: - 最适合放在禅房静思 - 可以用来焚香、挂拐杖 -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在风雨之夜,这张充满灵性的桌子说不定会化作一条龙飞走。这个出人意料的想象,把整首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1. 把一件普通家具写得活灵活现 2. 通过丰富的联想,让静止的物品有了生命 3. 结尾的"化龙"想象既突然又合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 全诗充满文人雅趣,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品味

诗人不是在简单地描写一件家具,而是在欣赏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念,表达对自然造化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