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韩侍御一同去拜访李七舍人,却发现主人不在家,于是在墙上题诗留赠的情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又略带遗憾的氛围。
前两句“三径何寂寂,主人山上山”直接点明主题:通往主人家的三条小路都静悄悄的,原来主人去深山更深处了。这里用“山上山”的叠词手法,既表现了主人行踪的飘渺,也暗示了主人高洁的隐士形象。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环境:空亭里只有月光洒在屋檐上,水退后露出闲置的钓鱼台;种药的院子里连鸡犬都安静无声,酒垆上长满了斑驳的苔藓。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自然恬淡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知君少机事,当待暮云还”是点睛之笔:诗人知道主人(李七舍人)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愿意等到傍晚云归时分,期待与他相遇。这里既表达了对主人的理解与敬重,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是一次“寻人不遇”的遗憾经历,却被诗人写得充满诗意。通过静谧的自然景物,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也能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之间那种超脱世俗的深厚情谊。诗中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状态,正是古代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