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叫做《调笑》,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幽怨的词作,生动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思念之情。
背景和情感
女主人公因为心爱的男子远去江南,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无奈。她回忆起两人曾经的时光,满地的青草仿佛也成了她情感的寄托。她听说男子即将前往江南,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春天里青绿的草地,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词句分析
- “行步步随。郎去苏台云水国。”:男子离开时,女子一步也不肯离开,一直跟随到他远去的地方,那里一片云水茫茫,象征着男子去向的遥远和难以触及。 - “青青满地成轻掷。”:满地的青草,都成了女子抛下的思念,暗示着这些日子的时光如同草一般轻易地被抛弃。 - “闻君车马向江南,为传春草遥相忆相忆。”:听到男子将要前往江南的消息,女子心中充满了思念和回忆,想要通过春草表达对他的深深思念。 - “顿轻掷。春草佳名惭赠璧。”:女子感叹那些青草本是美好的礼物,但她觉得自己的思念和情感无法真正表达出来,就如同那些青草一般微不足道。 - “长洲茂苑吴王国。自有芊绵碧色。”:长洲茂苑是吴国的宫殿,象征着繁华和过去美好的回忆,周围的绿草如茵,碧色绵延。 - “根生土长铜驼陌。”:根生于故土,生长在铜驼陌这样的繁华之地,意味着即便在熟悉的环境中,女子的心也在思念远方的那个人。 - “纵欲随君争得。”:即便想追随他,也难以如愿,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遗憾。精髓和魅力
这首词通过描绘女子对男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奈,展现了情感的细腻和深情。它通过自然景色和女子内心的对比,抒发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诗意。整首词的语言优美,情感饱满,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女子心中的那份柔情和哀伤。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