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秋寿太守)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水龙吟·秋寿太守》。下面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人回忆起去年中秋时,自己写下了一首关于赏月的诗,并把它寄给了鄞江守(一个地方官员)。诗中提到了“流传乐府”,意思是这首诗被广泛传唱,诗人感到非常荣幸,虽然自己并不是宾客,但这首诗却像竹枝和杨柳一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后,诗人转到了今年,描述了在江楼上,有人载歌载舞,歌声中夹杂着勤快的扇子声。他想象着有一位美丽的女子(青蛾)在演奏音乐。此时,天气凉爽,房间里弥漫着香雾,显得格外清新。
接着,诗人想象自己身处仙境,看到了美丽的月亮,月亮的光辉依旧如故。他想象着天上的仙界(清都碧落),那里充满了香气,令人陶醉。
最后,诗人向嫦娥(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寄语,希望她留下清辉,时常照耀这位太守。诗人担心嫦娥会收到天帝的诏令,飞回天宫,所以他请求嫦娥在天上为太守降雨,保佑他。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人通过描绘中秋的月亮、仙境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还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祝福,希望朋友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幸福安康。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