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桃李辞春日卓午,楼头杨柳薰风舞。
池蛙鼓吹催花飞,枝鸟笙歌怜客苦。
镜里眉颦白玉姿,窗前人怨黄梅雨。
蔷薇滴翠红泥香,拾翠如弹燕子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生动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交织,传递出季节变换中的细腻情感。

前两句用"桃李辞春"点明春天已过,正午阳光下杨柳随风摇曳,直接勾勒出初夏的典型场景。"薰风"(暖风)让画面有了温度感,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

中间四句特别有趣:诗人把池塘青蛙的叫声比作"鼓吹"(古代仪仗音乐),枝头鸟鸣比作"笙歌",这些热闹的自然声响在诗人耳中却像在同情人的愁苦。接着通过"镜里皱眉"和"窗前怨雨"的细节,悄悄引出人物——一位看着镜中容颜、对黄梅雨季感到烦闷的女子。

最后两句笔锋转向蔷薇:雨滴使蔷薇更显翠绿,落红混着泥土散发清香。"拾翠"原指采摘花草,这里巧妙地把捡拾花瓣的动作比作"弹燕子语"——仿佛手指轻弹间能听懂燕子的呢喃,用充满想象力的比喻收尾,让整个初夏图景鲜活起来。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青蛙叫、鸟鸣、雨声构建出初夏"声音地图";二是明写风景暗藏人物,愁绪自然融入景物;三是结尾的"红泥香"和"燕子语"调动嗅觉听觉,让读者身临其境。通过这些手法,诗人把寻常的初夏景象写得有声有色,还藏着淡淡的、属于这个季节的闲愁。

0